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机经网

时间: 2024-12-05 19:04:10 |   作者: 党群工作

  11月5日,第七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以下简称“进博会”)在上海开幕。“新时代,共享未来”的主题,强调了在全球化和数字化时代,各国应通过开放合作,共同分享发展机遇,实现互利共赢。据中国工业报了解,本届进博会持续打造全球新品首发地、前沿技术首选地、创新服务首推地,展示400多项代表性新产品新技术新服务。AI是新型工业化的重要驱动力,也成为本届进博会上的最大亮点。为促进制造业的数字化转型,在第七届虹桥国际经济论坛标准分论坛(以下简称“标准分论坛”)上,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国家标准委)发布了337项国家标准外文版和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国际标准化路线图两项成果,将在推动制造业标准国际合作、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等方面发挥非消极作用。AI是推动新型工业化的重要驱动力AI是新型工业化的核心动力,我国人工智能发展取得了系列阶段性成果,正加速赋能千行百业。11月5日,在第七届虹桥国际经济论坛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分论坛(以下简称“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分论坛”)上,工业与信息化部副部长熊继军强调,AI是推动新型工业化的重要驱动力。熊继军指出,首先要强化国内外的创新合作。这包括支持各类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形成良性互动的创新体。通过建立开源社区,促进高质量算法的共同研发,以及共享关键数据集,各方可以聚焦于大模型技术的研发,以应对未来工业的复杂挑战。这种合作模式不仅仅可以提升中国在全球AI领域的竞争力,还能推动先进的技术的本土化和应用化,帮企业在激烈的市场中找到新的增长点。此外,熊继军还提到强化国际标准化的重要性。与国际电信联盟等组织的合作,将为人工智能技术的国际标准制定提供基础。通过一同研究AI的标准、政策与规则,能够在全世界内构建一个安全、稳定的人工智能ECO。这不仅能促进技术的规范化使用,还能更好地保护用户数据和隐私,增强人们对人工智能技术的信任。未来几年,AI在各个行业的应用将逐步扩大,影响到人们的生活方方面面。从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到智慧城市建设,再到AI在医疗、教育等领域的深入应用,这些都将不断刷新我们的生活体验。而在这一背景下,如何确保技术的可持续发展、推动科技与伦理的协同发展,将是政策制定者和行业领导者需要面对的重大挑战。事实上,2024年以来,政府多次强调了人工智能对于推动新型工业化的及其重要的作用。近日,国务院国资委党委书记、主任张玉卓在《新型工业化》上发表署名文章,阐述了更大力度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工作思路。文章指出,数字技术成为新型工业化的重要推动力,AI是引领未来的战略性和基础性技术。张玉卓在文章中谈到,2024年上半年,国资央企启动实施AI+专项行动,聚焦算力、数据、大模型、场景应用等领域加大布局力度,初步构建了通用人工智能研发技术和应用体系。下一步将加快提升人工智能技术和产品供给能力,牵引技术、资源、场景等多方主体有效合作,探索建立一批任务导向、跨所有制的产业高质量发展共同体,以通用大模型为基础,结合通信、电力、制造、石化等国民经济主体行业数据,加快建设一批行业大模型,构建一批产业多模态优质数据集,打造一批深度应用场景,全面赋能行业发展。7月4日,在上海召开的2024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全国政协常委、致公党中央副主席、全国妇联副主席、工业与信息化部原副部长、中国电子学会理事长徐晓兰致辞并指出,AI是新型工业化的核心动力,我国人工智能发展取得了系列阶段性成果,正加速赋能千行百业。5月29日,工业与信息化部部长金壮龙在《学习时报》发表题为《推进新型工业化构筑中国式现代化强大物质技术基础》的署名文章中提出,全方面提升产业科学技术创新能力、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推进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全面推动工业绿色发展。国家标准促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智能制造作为支撑变革的源动力,正在不断突破新技术、催生新业态,其标准化工作在全球范围内也得到了广泛的关注。近十年,我国智能制造领域累计发布国家标准394项,其中基础共性标准109项、关键技术标准280项、行业应用标准5项,牵头制定了48项国际标准。据了解,此次标准分论坛上发布了337项国家标准外文版,涉及轨道交通装备、车辆、工业设备、智能制造机械、机器人等机械装备。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标准创新管理司副司长郭晨光表示,这337项国家标准外文版包含了英语、法语、葡萄牙语、柬埔寨语、越南语、老挝语等更多的语种,也涵盖了机械装备、能源等更多的产业门类,有将近70%都是涉及制造业领域的,将有利于我们聚焦发展新质生产力,促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更好地发挥国家标准的技术支撑作用,为国际科技的创新和发展,分享更多的中国智慧。智能制造涉及众多的设备、软件和系统,它们之间的标准化和规范化是实现智能化生产的基础。标准国际合作可以制定统一的标准,确保不同国家生产的设备和系统能够相互兼容、互联互通,避免形成“信息孤岛”。国际电工委员会电器运输设备技术委员会(IEC/TC125)主席吴小东表示,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不断演进,制造业呈现出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发展趋势,智能制造作为支撑变革的源动力,正在不断突破新技术、催生新业态,其标准化工作在全球范围内也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各国政府及国际组织纷纷投入资源,推动智能制造标准的制定与实施,以促进制造业的智能化转型。“世界智能制造是未来制造业的发展方向,智能检测作为智能制造的核心环节,为智能制造技术架构提供眼、耳、鼻的感知能力,成为稳定生产运行、保障产品质量、提升制造效率的核心手段。”中国工程院院士马玉山表示。他建议在发展智能检测技术过程中要加强顶层设计,强化统筹协调;要聚焦产业链需求,开展产学研用融合创新;要重视人才培养,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要积极推动检测标准及相关规范的建立;要加大对基础软件的投入力度和重视程度。中国机械科学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德成表示,标准数字化转型将赋能制造业智能化发展,同时,标准也为制造业绿色发展注入新动能。他提出,为更好地实现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在标准化工作中,一方面要加快推进标准国际合作与科技合作互动发展,另一方面,要致力于将标准国际合作打造成产业合作纽带。高通技术公司技术标准副总裁李俨表示,标准国际合作还为企业“出海”和国际化发展提供了良好支撑,通过遵循全球统一标准,企业能够更顺利地进入全球市场,增强国际竞争力,进一步推动智能制造的全球化发展。专家支招制造业数字化转型难题目前大部分数字化转型服务商常常会聚焦回报周期短、市场前景广的领域提供解决方案,面对机理复杂、定制程度高的领域普遍不会主动加大投入。“人工智能将在推动新型工业化进程中,发挥不可或缺的作用。”在这样的背景下,企业和科研机构应积极参与到全球范围的技术合作与标准制定中,共同推动人工智能的良性发展。在标准分论坛上,中国机械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周开荃表示,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技术趋势,核心是人工智能。从“机器换人”到“机器助人”,人工智能将显著提高制造业产品质量、优化生产流程、实现个性化定制,并为制造业生产模式带来巨大变化。世界经济论坛发布的白皮书指出,人工智能每年为世界经济贡献2.6万亿4.4万亿美元产值,其中1/4来自制造业和供应链生产的改进。近些年来,我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迅速,2023年全国AI核心产业规模达5784亿元。截至2024年6月,我国已有超过4500家人工智能企业。在周开荃看来,制造业数字化转型面临挑战和困难。如制造业行业门类、运行机理差异大,数字化转型场景需求存在显著差异,对解决方案的个性化、异质化具有较高要求,很难找到可以直接复制的模式和经验。目前大部分数字化转型服务商常常会聚焦回报周期短、市场前景广的领域提供解决方案,面对机理复杂、定制程度高的领域普遍不会主动加大投入。据统计,仅有约不到20%的人工智能企业具备面向制造业提供解决方案的能力。“但无论如何,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将成为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重要趋势,将极大地改变传统制造业面貌。”周开荃说道。在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分论坛上,2007年图灵奖得主、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约瑟夫希发基斯认为,人工智能的成功与否取决于它在构建智能系统和实现终极数字融合方面的贡献。约瑟夫希发基斯指出,人工智能现在面临的最大挑战是系统工程,因为必须引入、整合服务、电器、设备和人工智能系统。人工智能系统是如何工作的,原则上我们无法信任它。如何用不可信的部件组成可信的系统,组成一个混合架构?如何将符号知识和非符号知识联系起来,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约瑟夫希发基斯认为,中国比任何国家都有条件实现工业人工智能。“中国应该专注于每个行业的核心技术,应该从其庞大而多样的工业基础中汲取大量数据。中国应该协同每个行业的国有企业,为每个行业构建特定的智能系统和特定技术。中国应该更多地参与到全球标准制定的讨论中来。”小米集团手机部副总裁智能制造部经理许多在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分论坛上指出,新型工业化,智能制造,未来可能不是中专生的优势。“我们很难培养他处理一条连线数量如此大(一条连线台设备),智能化程度如此高的群。”“各工厂在做智能化的转型,第一,考虑数据;第二,要考虑落地过程,如何合理设定实现有效的转换,其实我们有大量的失败就是转换环节设计不合理,没有办法管理,最后就失败了。”许多说道。“AI+工业存在三方面挑战,一是对可靠性、稳定性、准确性,比一般的场景要求更高;二是行业性,工业中硬件的制造,很多有Know-How的基底模型,开发的难度更大;三是考虑安全性,保证工业数据不会被非法的获取,以及模型本身不会被篡改。”科大讯飞副总裁、研究院院长、中国电子学会常务理事刘聪表示。(中国工业报耿鹏飞)

  无锡印发低空经济政策措施 鼓励开通无人机物流配送航线太湖湾无锡低空经济创新发展大会召开,发布《无锡市支持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以下简称《政策措施》),鼓励开通无人机物流配送航线。《政策措施》明确,对在无锡市注册并开通常态化运营低空物流配送航线的企业进行奖励,每条新开通小型、大中型无人驾驶航空器航线万元一次性奖励,并按年度飞行架次给予一定奖励,单个企业年度最高分别为200万元、300万元。今年年初以来,无锡市邮政管理局紧抓低空经济发展机遇,联合交通部门积极探索“低空+快递”新模式,释放行业新质生产力,推动新吴、梁溪、滨湖三地同时开通无人机快递配送航线,打造无人配送示范高校;联合滨湖区设立“江苏省快递无人配送示范区”,目前,已获批快递低空物流航线条。无锡局表示,将以《政策措施》发布为契机,进一步加强部门协同联动,积极拓展“低空+快递”应用场景,推动常态化运营政策落地,加快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原标题:无锡支持低空经济发展政策措施出台邮政快递业获利好(来源:江苏省邮政管理局)

  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财政部办公厅国务院国资委办公厅市场监管总局办公厅国家数据局综合司关于开展2024年度智能工厂梯度培育行动的通知工信厅联通装函〔2024〕399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工业和信息化、发展改革、财政、国资、市场监管、数据主管部门,有关中央企业: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行动方案》,按照《“十四五”智能制造发展规划》任务部署,构建智能工厂、解决方案、标准体系“三位一体”工作体系,打造智能制造“升级版”,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国务院国资委、市场监管总局、国家数据局决定联合开展2024年度智能工厂梯度培育行动。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构建智能工厂梯度培育体系按照《智能工厂梯度培育行动实施方案》《智能工厂梯度培育要素条件》(附件1、2),分基础级、先进级、卓越级和领航级四个层级开展智能工厂梯度培育。其中:(一)鼓励制造业企业参考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评估结果制定智能工厂建设提升计划,对照基础级智能工厂要素条件开展自建自评。(二)省级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联合相关部门制定本地区、有关中央企业制定本集团智能工厂培育计划和支持措施,组织开展先进级智能工厂评审认定工作,并推荐符合条件的申报卓越级智能工厂。(三)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国务院国资委、市场监管总局、国家数据局共同组织开展卓越级智能工厂培育工作。(四)鼓励有意愿、有条件的卓越级智能工厂积极申报领航级智能工厂,由所在地区或所属中央企业向工业和信息化部等部门推荐,在国家智能制造专家委员会指导下开展建设工作。二、2024年度卓越级智能工厂培育工作(一)申报条件1.申报主体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注册,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石油石化、有色金属等有行业特殊情况的,允许法人的分支机构申报),并满足《智能工厂梯度培育要素条件》基础要求。2.申报主体已完成智能工厂建设,智能制造水平处于国内领先,原则上应已获评先进级智能工厂,并达到卓越级智能工厂要素条件要求。3.申报主体愿意配合开展现场核查、技术推广和典型案例交流等工作。(二)组织实施1.申报主体参考《智能制造典型场景参考指引(2024年版)》(工信厅通装函〔2024〕361号)、《智能工厂梯度培育要素条件》,按照《卓越级智能工厂项目申报材料清单》(附件3)编制申报书,于2024年11月22日前完成线上申报。申报主体应对申报内容真实性负责,并确保申报材料不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2.各地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会同发展改革、财政、国资、市场监管、数据主管部门组织本地区的项目推荐工作,有关中央企业组织本集团的项目推荐工作。各省(区、市)推荐项目数量不超过20个,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有关中央企业推荐项目数量不超过5个。3.推荐单位应于2024年11月29日前完成线上审核,按推荐项目优先顺序填写推荐汇总表(附件4),并将加盖公章的纸质版申报书(须与线上填报一致)、推荐汇总表各1份,报送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一司),有关中央企业同步报送国务院国资委(科技创新局)。4.工业和信息化部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国务院国资委、市场监管总局、国家数据局组织卓越级智能工厂评审认定和宣传推广。5.各地工业和信息化、发展改革、财政、国资、市场监管、数据主管部门,有关中央企业应加强对智能工厂的分级指导和监督,鼓励给予相应政策支持。6.项目申报、评审、管理、评估等工作基于智能制造数据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开展。(三)联系方式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一司国家发展改革委产业发展司财政部经济建设司国务院国资委科技创新局市场监管总局标准技术司国家数据局数字经济司申报平台技术支持: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材料邮寄:北京市海淀区花园北路52号联系电线.智能工厂梯度培育行动实施方案2.智能工厂梯度培育要素条件3.卓越级智能工厂项目申报材料清单4.卓越级智能工厂项目推荐汇总表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财政部办公厅国务院国资委办公厅市场监管总局办公厅国家数据局综合司2024年10月28日

  10月24日,昌平区印发实施机器人产业创新发展三年行动方案和相关支持措施,将加快布局具身智能机器人,重点发展医疗健康机器人、家用服务机器人、特种机器人、协作机器人、物流机器人五大整机和关键零部件研发制造,形成“1+5+1”的机器人产业体系,打造北京北部机器人产研结合示范区。预计到2026年,全区机器人产业规模将突破150亿元。昌平区机器人产业整体规划了“一核引领、多点支撑”的产业布局。其中,“一核引领”即以机器人产业园为引领,集聚“1+5+1”机器人产业领域国内外领先企业,建设概念验证、小试中试等共性技术平台,打造机器人产业先进技术创新基地和创新企业总部基地。机器人产业园项目位于昌平区沙河镇,未来科学城西区范围内,南侧紧邻生命科学园,整体建筑规模30.44万平方米。其中,一期建筑规模5.6万平方米,已于3月底开工,计划2026年建成投用,二期计划于2030年底前建成投用,成为机器人企业高度聚集的特色园区。昌平还将围绕新元科技园,打造机器人产业创新发展先行基地;围绕朱辛庄片区,打造信息技术创新生态和人工智能赋能基地;围绕赛迪产业园,打造机器人产业检测检验及配套服务基地;围绕水屯工业区,打造机器人产业规模化生产制造基地。计划到2026年,昌平区机器人创造新兴事物的能力和产业实力将明显增强,吸引15家以上机器人企业集聚,突破不少于8项机器人关键技术,开发不少于6个高技术、高附加值机器人产品,打造一批机器人配套服务体系,培育不少于5家专精特新企业、不少于3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遴选一批标杆示范机器人应用场景,形成创新要素集聚、创新创业活跃的发展生态。

  两部门关于开展2024年度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揭榜挂帅”申报工作的通知

  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市场监管总局办公厅关于开展2024年度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揭榜挂帅”申报工作的通知工信厅联通装函〔2024〕392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工业和信息化和市场监管主管部门: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行动方案》,按照《“十四五”智能制造发展规划》任务部署,构建智能工厂、解决方案、标准体系“三位一体”工作体系,打造智能制造“升级版”,工业和信息化部、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开展2024年度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揭榜挂帅”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任务目标面向原材料、高端装备、消费品、电子信息等重点行业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升级需求,聚焦智能工厂建设堵点痛点,发掘培育一批掌握核心技术、深耕细分行业、具有工业基因的专业化供应商,强化智能制造装备、工业软件和系统“串珠成链”集成创新,深化国家、行业智能制造标准研制应用,推动形成先进适用、自主可控、可复制推广的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产品和服务并应用验证。二、申报条件(一)申报单位应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注册,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企业或科研院所,可组成联合体申报。牵头申报单位主营业务应包括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的研发、供应、服务等。牵头承担2023年度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揭榜任务的单位在完成验收前不得再牵头申报。(二)申报单位应具有较好的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技术创新和实施应用基础,必要的场地、设备、人员条件,完善的工程化研发、试验、实施能力,在相应行业和领域具有成功应用案例,愿意主动配合开展现场评估和宣传总结,积极推广典型经验。(三)申报单位近三年经营和财务状况良好,无不良信用记录,无较大及以上安全环保事故,无违法违规行为。三、组织实施(一)申报单位可结合自身实际编制《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揭榜挂帅”项目申报书》(附件1),明确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产品和服务揭榜任务,于2024年11月13日前完成线上申报。申报单位应对申报内容的真实性负责,确保申报材料不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二)每个申报单位可牵头申报1个项目,最多可涵盖3个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揭榜任务。揭榜任务应聚焦某一具体行业(附件2)、围绕智能制造典型场景(详见《智能制造典型场景参考指引(2024年版)》)开展集成攻关和应用验证。(三)各地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会同市场监管主管部门组织本地区项目推荐工作。各省(区、市)推荐项目数量不超过20个,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推荐项目数量不超过5个。推荐工作坚持政府引导、企业自愿原则,优先推荐应用效果显著、市场前景广阔、带动作用明显的自主可控项目。(四)推荐单位应于2024年11月20日前完成线上审核,按推荐项目优先顺序填写推荐汇总表(附件3),并将加盖推荐单位公章的纸质版申报书、推荐汇总表各1份报送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一司)。(五)工业和信息化部、市场监管总局共同组织项目遴选并公布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揭榜单位和相应揭榜任务。(六)揭榜单位在2年内完成所承诺的揭榜任务和指标要求后,及时提请推荐单位组织验收。工业和信息化部、市场监管总局联合组织项目复核和宣传推广。(七)各地工业和信息化、市场监管主管部门应加强对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揭榜挂帅”工作的指导和监督,鼓励给予揭榜单位相应支持。(八)项目申报、评审、管理、验收等工作基于智能制造数据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开展。联系方式: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一司市场监管总局标准技术管理司技术支持:机械工业仪器仪表综合技术经济研究所联系电线.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揭榜挂帅”项目申报书2.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揭榜挂帅”重点行业3.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揭榜挂帅”项目推荐汇总表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市场监管总局办公厅2024年10月21日

  日前,2024年工业机器人安全领域检验检测技能竞赛在上海举行。本次竞赛由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简称国家认监委)组织,上海市市场监管局、机器人检测认证联盟和上海电器设备检测所有限公司联合承办。经资格选拔,最终来自全国10个省(区、市)检验检测机构、高校和机器人企业实验室的34名选手参加现场竞赛。国家认监委将按照参赛选手的理论知识笔试和现场检测实操的综合成绩,确定竞赛结果和名次。近年来,着眼我国生产制造、服务领域数字化、智能化改造升级的迫切需求,我国机器人产业发展势头迅猛,产业规模与市场空间不断扩大,稳居全球第一大工业机器人市场。但随着工业机器人的使用量大幅提升,为保障工业机器人使用过程中工业操作人员的安全,提高工业机器人的安全性能显得尤为重要。为此,继2019年首次工业机器人性能领域检验检测技能竞赛后,国家认监委决定2024年在工业机器人安全领域组织开展检验检测技能竞赛,聚焦国内工业机器人安全领域检验检测规范性、准确性,着力提升相关领域检验检测能力。同时,为工业机器人测试行业和从业人员搭建标准和技术交流的平台,引导培养造就一批素质优良、技术过硬的检验检测技术人才,为工业机器人产业的高标准、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提供有力保障。检验检测是国家质量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际通行的保障产品质量、提升产业竞争力的重要技术手段。据市场监管总局统计调查结果,我国检验检测行业持续保持高速增长。截至2023年底,全国共有各类检验检测机构5.4万家,实现营业收入4670亿元,出具检验检测报告6亿份,从业人员达到156万人,拥有各类仪器设备1027万台套,仪器设备资产原值高达5279亿元。通过开展本次技能竞赛,国家认监委将进一步激发国内检验检测机构创新活力,助推工业机器人产业升级和高质量发展,并在国际工业机器人检验检测领域能力提升方面贡献力量。

  近日,内蒙古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公布2024年内蒙古自治区数字化车间及智能工厂认定名单,鄂尔多斯市内蒙古华景新材料有限责任公司华景新材磷酸铁锂正极材料智能工厂成功入选,是全区6个入选工厂之一。智能工厂是指综合运用信息技术、网络技术、智能装备等先进技术手段,实现研发、设计、工艺、生产、检测、物流、销售、服务等环节的集成优化和智能管理决策,具备“设备互联、数字互享、系统互通、业态互融”特征,实现生产效率提高、质量效益提升、资源消耗减少、运营成本降低、环境生态友好的新型工厂。内蒙古华景新材料有限责任公司着力构建“生产精益化+设备自动化+数据规范化+管理信息化”的磷酸铁锂正极材料数字化工厂,通过深度融合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技术,装备数控化率达96.8%,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自评估等级达到4级,实现了从原料采购到产品交付的的全链条数字化管理。下一步,鄂尔多斯市将持续推动制造业智能化改造,加快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升级,进一步加大新技术、新装备、新模式的推应用,不断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促进企业高水平质量的发展,为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赋能增效。(来源:鄂尔多斯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10月23日,杭州市地铁集团发布了《杭州地铁绿色城轨发展行动方案》与《杭州地铁智慧城轨发展规划》。根据规划,杭州计划在未来5年内投运约130列无人驾驶列车。这些列车将采用全自动运行系统控制,具备全自动唤醒、休眠,自动故障诊断,自动运行、自动进出站和开关门等功能,司机原则上不参与操作,主要起应急保障作用。此外,杭州地铁还将在四期工程的80座站点打造智慧车站,通过推进光伏发电与区域电网融合应用,选用新型节能技术产品,提升能源利用效率。无人驾驶列车在安全方面也做了充分考虑。如果检测到有乘客或大件物品被站台门夹住,会触发声光报警,暂停列车启动。车身还配备障碍物检测系统及脱轨检测系统,可以清除轨道上一定体积和质量的障碍物,遇到较大障碍物时会触发列车紧急制动。若列车在隧道内发生故障,将低速行驶至站台,进站后由工作人员登车处置。随着无人驾驶列车的投运和智慧车站的建设,杭州地铁将在提升运营效率的同时,为乘客提供更加安全、便捷的出行体验。这不仅有助于缓解城市交通压力,也将推动杭州在绿色、智慧交通领域的进一步发展。

  群英齐聚 共探新质生产力——2024装备制造业发展大会智能创新主题论坛在重庆召开